在一個傳統軋鋼機械行業,能夠驕傲地保持國內軋鋼機械生產跑者的地位,只有不斷提高軋機質量、堅持為客戶奉獻軋機才能做到。目前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了要加大培育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等7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將航空裝備、航天裝備、高速鐵路裝備、海洋工程裝備、智能制造裝備列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各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職業介紹中心、省機械工程學會聯合舉辦“軋鋼機械行業專業人才專場招聘活動”,旨在共同構建各省軋鋼專業技術人才就業平臺,進一步滿足軋鋼機械工程行業的用人單位和求職者的不同需求,就找工作方面來說,有機械專業背景肯定是非常有利的,必定機械制造行業是非常大業非常重要的行業,就業面廣發展機會大,在鄭州衡旭軋鋼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周圍有很多小作坊式機械加工廠,幾臺銑床、鉆床就可以了,一年賺個十幾萬很輕松的,再大點的就上加工中心了。
機械技術類專業人才顯得求才若渴,許多用人單位的招聘簡章上都注明“待遇優厚”,并大大降低了年齡的限制。某汽車設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招聘機械設計、電氣控制及軟件人員、英語翻譯、辦公室主任等崗位,無一例外都把年齡放寬到五十歲,前兩項技術類崗位甚至放寬到了五五歲,人事主管李小姐告訴我們:他們此次招聘的都是復合型人才,翻譯不僅英語六級以上,還必須是機械設計專業。機械設計人員不僅專業對口還要會AUTOCAD設計和CAXA設計、英語,這類人才不僅難招而且難留,他們希望年齡大些的員工在經驗豐富的同時也可以比較穩定,為此,他們開出吸引人的八千元/月的薪資。機械裝備域中國內外的對手相比,中國機械行業競爭力并不明顯,我國機械行業必須有特的發展優勢才能先國外!
今年又是畢業生的高峰期,面對大批的畢業生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現在出現的許多大學生就業“無所謂專業對口”現象,擁有一技之長的機械類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卻給“用人單位不用畢業生”的招聘現狀打了一針強心劑。一家民營軋鋼機械企業的人事主管說:機械制造技師“青黃不接”的斷層現象已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在市場上用人單位只能以高薪高福利搶奪“業內精英”,面對粥多僧少的局面,打造新型機械藍也是給企業注入新生力量的好途徑,所在現在很多用人單位都愿意接納素質好、專業對口的畢業生作為企業發展的儲備力量。現在院校辦學合理設置專業內容,結合畢業生職業興趣和勞動力市場需求,針對性地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引導其參加職業資格培訓并取得相應培訓合格證書,作為參加職業技能鑒定和勞動力市場求職就業的“通行憑證”,實行證書與學歷經驗并軌,在實行學歷教育的同時也提高了技術等級,大大加強了畢業生的自身素質和操作技能。市場內部化減少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經營效益,我國軋鋼機械行業利用優惠政策,加大投資力度,增強技術、工藝的研發動力,提高了軋機產品的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加快了產業結構升級與調整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