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門施壓軋鋼企業,優勝劣汰機制效果顯著。軋鋼在國民經濟各部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舉足輕重的,鋼材是應用量大、應用面廣的產品,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
近年我國的軋鋼行業發展日益增強,粗鋼產量占據全球的2/3,同時也承受著經濟帶來的環境污染,二氧化硫、煙粉塵,煙粉塵無組織排放嚴重,實際污染程度遠超統計數據不少鋼鐵廠及其周邊上空總是煙塵彌漫。國內軋鋼行業的門檻低,幾萬元到十幾萬元就可以買到軋鋼設備,產業整體技術水平低下,無序競爭和過度競爭,仍然處于產業鏈的低端,缺乏議價能力,上升的成本無法通過提高產品價格來轉嫁,不斷出現價格大戰。
多數中小軋鋼廠技術水平還比較落后,生產規模較小、車間空間有限、進行環保改造難度較大。或經濟性較差,導致其基本未對污染進行有效治理。產能過剩、產業集中度偏低、對進口鐵礦石缺乏話語權、行業盈利水平偏低等仍是制約中國鋼鐵行業進一步發展的問題。
優化鋼鐵產業布局、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在控制鋼鐵生產總量的前提下,兼并重組為主要渠道,加快推進鋼鐵企業跨地區,鋼鐵企業大面積虧損,在如此嚴峻的經營形勢下,讓鋼鐵企業再加大環保投入,可以說是有心無力。跨所有制兼并聯合重組http://www.jiliao360.com積爭取國家的政策配套和支持,在提高全行業產業集中度方面邁出更大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