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粗鋼趨于淘汰精品鋼需求量越來越多的市場環境下,軋鋼廠必須在產品的高質量和運行的成本上下功夫。而要實現產品質量的提升和運行成本的下降,必須保障輥系的穩定安全運行,而輥系長期的安全穩定運行必須要求輥系的軋機軸承安全可靠穩定。要使軋機軸承安全可靠穩定的運行除必要的軸承知識及應用技術外,還應了解軋機的結構、工作原理,這樣才能保障軋機軸承的安全可靠穩定運行。
常見六輥HC軋機組成-
組成:除傳動裝置外主要有牌坊(機架)、軌座、軋制調整裝置、輥系(軋輥、軸承座、軋機軸承)
牌坊(機架):
由兩片"牌坊"組成以安裝軋輥軸承座和軋輥調整裝置﹐需有足夠的強度和鋼度承受軋制力。閉式機架是一個整體框架﹐具有較高強度和剛度﹐主要用于軋制力較大的初軋機和板帶軋機等。
軌座:
用于安裝機架﹐并固定在地基上﹐又稱地腳板。承受工作機座的重力和傾翻力矩﹐同時確保工作機座安裝尺寸的精度。
軋制調整裝置:
用于調整輥縫﹐使軋件達到所要求的斷面尺寸。上輥調整裝置也稱"壓下裝置"﹐現在板帶軋機采用 AGC( 厚度自動控制 ) 系統后﹐在新的帶材冷﹑熱軋機和厚板軋機上已采用液壓壓下裝置﹐具有板材厚度偏差小和產品合格率高等優點。
輥系:
包含軋輥、軸承座、軋機軸承,軋輥分支承輥、中間輥、工作輥,軸承座分布在支承輥、中間輥、工作輥上,軋機軸承安裝在軸承座內,組成一套完整的輥系,用來使軋件產生塑性變形,達到想要的產品精度和形狀。
常用版型控制手段:彎輥、竄輥
竄輥:中間輥輥竄輥就是工作輥就是中間輥沿軸線方向上的水平移動,中間輥的竄輥是均勻工作輥磨損的優選措施,同時對提高彎輥的功效,降低工作輥的過度撓曲及減小有害接觸區有一定的作用。中間輥的竄輥分為正竄和負竄:所謂正竄就是指上中間輥向驅動側移動,下中間輥向操作側移動,使輥的彎曲度增加,能有效減少邊部波浪;所謂負竄是指上中間輥向操作側移動,下中間輥向驅動側移動,使輥的彎曲度減小,使邊部波浪產生的可能性增加。
彎輥:主指工作輥,就是調整軋輥的實際凸度和實際撓度,以滿足一定的橫向厚度差的要求,主要是用來改善板形和縮小橫向厚度差 ,主要有液壓彎輥,它是用液壓缸來對工作輥施加附加的彎曲力,使軋輥產生附加的撓度,補償軋輥原始輥形凸度,以保證帶材的板形。
通過了解軋機的組成及常用版型控制手段的原理后,為軋機軸承針對各種軋機機型定制專屬的軸承產品結構提供了有力的依據,特別是中間輥橫移和工作輥彎輥的HC型六輥冷軋機。其定位軸承的設計要針對中間輥的橫移方式、固定方式及工作輥的彎輥等有必然的關聯。